徐經理18936085105
企業新聞
“沒想到這個處置廚余垃圾的地方一點都不臭!”“沒想到用廚余垃圾處理出來的有機肥也不臭!”……前天上午,30多名商報讀者一起來到吳中區莫舍社區,共同見證廚余垃圾變身有機肥料的神奇時刻,不少市民在參觀完后紛紛咨詢自己所在的小區能否可以進行廚余垃圾就地處置的試點。
蘇州的垃圾分類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大分流”體系已基本形成、“細分類”試點正穩步推進的模式得到認可,并在2015年被列為全國首批26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之一。在垃圾圍城的今天,蘇州正通過源頭分類——分類收集——就地處置的方式,探索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模式。
廚余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廚余垃圾處理屋沒想象中的臭味
參觀的第一站就來到了莫舍餐廚垃圾處理屋。一走進廚余垃圾處理屋,這里的干凈整潔一下子就顛覆了讀者們的想象。新蘇師范附小的楊晨玥和媽媽一起來參加這個活動,在她家里,廚余垃圾都是直接扔掉的,沒想到在這里還能變廢為寶,而且還沒有什么臭味。
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居民家中收集來的廚余垃圾到了這里之后,就投入廚余垃圾處理機進行處置,利用微生物降解原理分解有機垃圾,產生的水、氣經過設備處理后達標排放,廚余垃圾最終轉變為有機肥原料,“處置一次廚余垃圾大約12個小時?!蹦嵘鐓^一共有710戶居民,每天大約產生廚余垃圾三四百千克,“這臺機器每天處理廚余垃圾的量為500千克。”隨后,工作人員還給大家展示廚余垃圾處置后的成品——有機肥料。
讀者們很關心老百姓家中的廚余垃圾怎么被送到這個垃圾處理屋。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給莫舍社區的居民每家發放了兩個印有二維碼的塑料盒子,居民把家中的廚余垃圾倒在塑料盒中之后,放到門口就會有人來收走。居民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自己家每天產生多少廚余垃圾?!痹瓉?,開展廚余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的居民通過垃圾袋(廚余盒)上的二維碼就能進行積分獎勵,積分可用于兌換指定的日用品。
已經退休的邵小露平時喜歡在家種種花草,她看到原本扔掉的垃圾經過處理之后能變成有機肥料,很希望在自己的小區里推廣。邵阿姨的想法代表了不少讀者,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努力打造國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促進垃圾分類的源頭減量目標實現,在前期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上,目前選擇了吳中區莫舍社區、凱旋花園、萬科中糧本岸等3個小區作為市級的試點項目,今后還將在更多的小區推廣。
6歲小朋友成垃圾分類小明星
普通干電池、五類紙張都是其他垃圾
在蘇州,目前我們對生活垃圾實行的是四分法,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進行垃圾分類,活動現場,主辦方還穿插了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現場分類趣味活動。
在活動中,還產生了一位生活垃圾分類的小明星——6歲的孟逸寬。當他舉手要參加PK時,工作人員覺得他年齡太小了,個頭就跟桌子差不多高,想換一個其他年齡大一點的小朋友參加比賽。但孟逸寬很想參加比賽,為此工作人員還對他進行了一場“考試”。沒想到現場一考,幾道題目答下來,全都對了。這樣,6歲的孟逸寬站到了比賽場上,工作人員也專門把分類桶放到了地面方便他投放。盡管不認識字,但孟逸寬憑著圖案進行了分類投放。一分鐘時間到了,經過工作人員的核查,孟逸寬盡管完成的數量不多,但準確率高,準確分類的數量和另外一位小朋友一樣多,大家都夸他是垃圾分類小明星。
在活動中,有一些容易分錯的物品,在隨后的知識講座中,市環衛處的工作人員專門進行了講解。不少讀者提出,電池我們都是專門拿出來當有害垃圾投放的。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等確實都是有害垃圾,但是普通干電池已基本實現低汞和無汞化,采用衛生填埋等方式處置可以避免對環境的影響,因此,生活中的普通廢舊電池宜作為“其他垃圾”進行投放。還有不少市民想當然地認為所有的紙張都可以回收,但是工作人員也專門提醒市民,家庭使用的各種衛生紙和餐巾紙、內部有蠟質襯里的牛奶盒和果汁盒、帶有塑料或蠟質光面的紙張、復寫紙和粘紙、被食物或油漬沾染過的紙張這五類不是可回收物,而是其他垃圾。
垃圾圍城現象如何破解?
廚余垃圾就地處置探索垃圾減量
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長速度達8%-10%,成分復雜,成為一種公認的“城市公害”。早期的生活垃圾絕大部分未經處理便堆積在城郊,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還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也逐步出現了垃圾圍城的現象。之后在一些發達地區,在社會發展的推動下,衛生填埋和垃圾焚燒的方式應運而生,極大地保護了環境。
近年來,由于城鎮化高度發展、外來就業及旅游人口激增,蘇州市生活垃圾數量連年居高不下,2015年全年處理生活垃圾201.58萬噸,日均約5500噸,較前年增長約13.5%,終端處置壓力巨大,為此垃圾分類成為垃圾減量工作的落腳點。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蘇州啟動了“6+2”系列工程,主要解決我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其中生活垃圾分類及廚余垃圾就地處置工作也被列為第二項重點內容。
早在2012年,經過一系列調研,并借鑒了國內外城市的先進經驗,我市提出了“近期大分流,遠期細分類”的垃圾分類蘇州模式,并同樣自2012年起,在我市25個居民小區率先開始了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主要是在小區內建設了垃圾分類收集亭、配備了專業的收運車輛來確保分類環節的實施。通過四年的發展,試點小區已增加到385個,越來越多的市民由此接觸到了垃圾分類。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努力打造國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促進垃圾分類的源頭減量目標實現,在前期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上,目前選擇了吳中區莫舍社區、凱旋花園、萬科中糧本岸等3個小區作為市級的試點項目。通過源頭分類——分類收集——就地處置的方式探索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模式,以緩解生活垃圾焚燒和填埋終端處置設施建設壓力。據介紹,利用微生物降解原理分解有機垃圾,產生的水、氣經過設備處理后達標排放,廚余垃圾最終轉變為有機肥原料,預期減量率可達90%。
新聞鏈接
國內外垃圾分類做法、經驗
日本:垃圾的處置以焚燒為主,占到了總量的75%,由于焚燒垃圾的成本很高(150-200美元/噸)。為了減少生活垃圾的終端處置量,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大力推行了垃圾分類。日本不同城市的垃圾分類略有差別,通常將生活垃圾分成四類: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和大件垃圾。
德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分類收集,通常按照兩部分進行:一部分在居民房前屋后放置一定顏色的垃圾桶,用于收集廚房及庭院產生的垃圾,每天或半月清運一次;另一部分是幾個路段或一個區設立一個收集點,放置一組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收集紙張及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月清運一次。
目前,德國玻璃的回收量已達到其產生量的50%,紙張的回收量達到其產生量的41%,塑料的回收量達到其產生量的5%,紙板的回收量達到其產生量的三分之一。
上海:2000年將垃圾分類納入上海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主要采用源頭分類和上門服務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垃圾的分類收集,并在生活垃圾分類方式、收運處系統建設、社會宣傳、分類績效評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南京:組建了一支150人的專職回收員隊伍,統一培訓,統一持證,統一標識,統一量具,統一車輛,統一價格,定人、定時、定街回收,同時立足社區,以物業管理人員、環衛職工、民辦保潔員為兼職回收員,并對400多家廢舊物資收購站點兼并聯網,形成一個專兼結合,布點合理的回收網絡。
廣州:正在建設“前期分類投放、中期分類收運、后期分類處理利用”的垃圾治理體系,以垃圾分揀中心建設為龍頭,引進了篩選和打包等機械分選設備,垃圾經居民粗分,再運輸到分揀中心進行細分,最后再根據各種垃圾的組成成分,分別進行再利用,實現了25萬戶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韓博科技 www.hornpipe.net
手機:徐經理18936085105/王經理18013113750/顧經理18112779166
電話:徐經理18936085105
傳真:0512-66583571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許家港路298號
韓博科技專業生產廚余垃圾處理器,餐廚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處理器,歡迎來廠參觀!同時提供有機垃圾處理設備新聞,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成功案例及技術!
站長QQ:1294562135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