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级大片_久久久久区_黄色大片一级片_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_一级黄色伦理片_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

?

徐經理18936085105

技術支持

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2019-08-22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關于《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為加強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省政府的立法工作計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海南省實際,代擬了《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F將全文向社會公布并廣泛征求意見。

有關單位及個人如有意見及建議,請于8月16日前通過以下方式反饋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通訊地址:??谑忻捞m區海府路59號

聯系電話:0898-6534382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9年7月18日


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置,改善城鄉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及其監督等管理活動。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部委其他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糞便、動物尸骸、園林垃圾、市政污泥等固體廢物以及海島垃圾的管理可以另行制定規定。

餐廚垃圾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有條件的市、縣、自治縣可以另行制定規定。

第四條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方針和城鄉統籌、科學規劃、綜合利用的原則,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省統籌、屬地負責。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管理目標,統籌規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運處置設施布局并優先安排用地和建設,保障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管理的資金投入,促進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的產業化發展,提高生活垃圾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并作為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內容。

第六條各相關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履行職責:

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活垃圾的分類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負責組織編制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項規劃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擬定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管理目標,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和監督管理,以及未經無害化處置的餐廚垃圾飼養畜禽行為的監督管理。

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資源綜合利用政策,負責指導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等工作,加大投資力度。

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選址及建設用地保障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納入建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并將其作為規劃許可的內容。

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配合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省內A級景區和星級酒店賓館生活垃圾分類的行業監督工作,加強對旅行社、導游等從事旅游行業的單位和個人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的宣傳教育;從事旅游行業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督促游客遵守本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規定,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游客進行勸導。

財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與循環利用等經費的保障,將垃圾分類工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中小學、幼兒園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將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置知識納入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或者課外讀物,指導開展校園系列生活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培養生活垃圾分類習慣。

宣傳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等媒體加強相關法規、規章宣傳,普及相關知識,營造氛圍,增強社會公眾的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意識。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醫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督管理。

公安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協調解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專用車輛的管理和運輸。

監察部門負責受理對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違紀違法行為的控告、檢舉,調查核實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線索。

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指導生活垃圾分類配套設施的建設。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車站、機場、港口、船舶等生活垃圾分類的行業監管。

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商品流通行業垃圾分類的行業監管,指導可回收物收運處置并建立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體系,確??苫厥瘴锏玫劫Y源化利用。

審計部門負責生產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基礎建設項目投資預算執行情況及決算的審計工作。

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生活垃圾處理污染防治工作進行指導和實施監督管理;負責生活垃圾處置單位的污染排放監測。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部門負責配合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餐廚廢棄物規范處置工作。

直屬機關事務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其職能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職責,定期向宣傳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等相關宣傳資料,并配合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第七條建立健全以居民區、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生活垃圾的強制分類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含屬地農林場)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常識、方法和要求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并配合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導督促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投放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做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的宣傳、指導,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納入村規民約、社區居民公約。

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所在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動員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督促小區保潔人員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業主委員會在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時,應當約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要求及標準。實行清掃保潔衛生外包的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要求納入清掃保潔服務合同并監督實施。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投資進入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清掃、收集、運輸、處置領域;支持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技術創新,提高生活垃圾管理的科技水平,并對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分選、就地處置、集中處置以及再生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指導。鼓勵生產者、銷售者采取押金返還、以舊換新等措施對其生產、銷售的產品及包裝物進行回收和再利用;由市縣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自行研究決定對企業及個人有關生活垃圾回收的獎勵政策;鼓勵廢棄紡織物進行資源性回收再造,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廢舊書籍贈與或者交換活動;鼓勵環境衛生、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餐飲、旅游、物業服務等相關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的培訓和評價,指導、督促會員單位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活動。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應當統籌考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用地布局。

第十條省級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改、自然資源規劃、生態環境、旅游、財政、教育、衛計、公安、交通、住建、商務、機關事務管理等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應當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指導原則和目標任務,生活垃圾轉運、處置、回收利用設施的布局,實施的保障措施等內容。

市縣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制定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設施建設計劃。

第十一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會同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規劃廳、省旅游委、省教育廳、省衛健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督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按照便民、環保、經濟、高效等原則,組織編制建設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

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等建設項目,應當按照標準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費用納入建設工程總投資。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區域,應當逐步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設施。

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應當包括配套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的用地平面圖并標明用地面積、位置和功能,居民區內分類收集間由開發商或者物業配套。

建設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并由市、縣、自治縣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審核規劃許可和驗收工作。

第三章 分類投放

第十三條本省生活垃圾分為以下四類:

(一)可回收物,指未污染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張、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二)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三)濕垃圾,指家庭、農產品市場、餐飲單位及大型食堂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肉骨殘渣、剩菜剩飯、廢棄食物及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

(四)干垃圾,指個人在單位和家庭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除有害垃圾、濕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廢棄物。

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工作方案,并逐步推行。確定實施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住宅小區,其具體實施方案應當經業主大會或者業主代表大會討論決定。

第十五條市、縣、自治縣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有利于減量化、資源化和便于識別、便于分類投放的原則,以及本省生活垃圾的特性、處理方式,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及具體分類目錄,明確分類標準、標識、投放規則等內容并向社會公布。同時應當提供多種形式的便捷查詢服務,指導單位和個人準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第十六條?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應當使用國家標準規定的標識和顏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集中放置點應當固定并需做硬化處理,配套遮擋措施。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置、未使用國家標準規定的標識和顏色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可以結合自然更新分批改造、更換。同時鼓勵生產經營者以及環保、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企業設置特定類型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收集容器。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分類設置:

(一)居民區、辦公區、文教區和賓館酒店應當分類設置有害垃圾、濕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的收集容器,其中,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可以集中設置;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應當按照有害垃圾的具體類型分別設置專門的收集容器,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收集、暫存,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志。

(二)從事餐飲服務、集體供餐等活動的場所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設置濕垃圾專門容器,除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可以設置敞開式容器外,其他從事餐飲服務、集體供餐等活動的場所原則上應當采用密閉容器存放。

(三)公共場所、商業樓宇等區域應當根據可回收物的產生數量,設置可回收物容器或者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必要時可以設專人分揀打包。

(四)農村地區每個自然村應當建設一座(含)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點。收集點應當采用有害垃圾、濕垃圾、可回收物和干垃圾的分類方式,且建設按照有關規范及標準執行。

第十七條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的收集容器器或指定的收集點,不得隨意拋棄、傾倒、堆放生活垃圾。其中,可回收物還可以交售至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或者其他可回收物回收經營者。

第十八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用符合要求的垃圾袋或者容器分類投放到有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或指定地點。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或個人在投放時應當遵守如下規定:

(一)可回收物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預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企業回收

(二)濕垃圾瀝干水分后投放至濕垃圾收集容器,不得混入貝殼類、木竹類、廢餐具等不利于后期處理的雜質

(三)有害垃圾應當在采取防止破損或者滲漏的措施后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給有資質的有害垃圾處理企業

(四)干垃圾投放至干垃圾收集容器。

(五)廢棄的體積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大件家具,應當預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企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單位回收,或者投放至指定的回收點。

(六)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按照產品、說明書或者產品銷售者、維修機構、售后服務機構的營業場所標注的回收處理提示信息預約回收,或者投放至指定的回收點。

第十九條各級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可回收物回收網點布局規劃,合理布局可回收物分揀中轉站、分揀中心以及回收點,并會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的銜接。從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經營者,其經營場所選址和設置應當符合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布局規劃和設置要求,通過預約回收或者在可回收物回收點定時定點回收等方式提供便民回收服務。

第二十條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自行或者委托銷售者、維修機構、售后服務機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厥諒U棄電器電子產品的企業可以預約回收或者在指定收集點進行定點回收,對收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登記、建立資料檔案。

第二十一條全省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城市居住區,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為責任人。農村居住區,村民委員會為責任人;

(二)機場、車站、碼頭、旅游景點、公園等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三)商場、集貿市場、超市、飯店、展覽展銷等經營場所,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四)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等單位的辦公管理區域,該單位為責任人;

(五)建設工地的施工現場,建設單位為責任人;待建地塊,業主單位為責任人;

(六)河湖及其管理范圍,河湖管理單位為負責人;

(七)城市道路及其行人過街橋、人行地下過街通道等附屬設施,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八)高速公路、公路、環島高鐵,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不能確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的,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責任人或者由其指定責任人。

第二十二條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組織、管理所在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二)按照規定設置、清潔和維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保持容器完好、整潔;

(三)在責任范圍內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指導、監督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四)公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時間和地點;

(五)監督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行為進行指導、勸告;及時制止翻揀、混合已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的行為;

(六)計量管理分類垃圾;

(七)指導、督促保潔人員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工作,處理保潔人員反映的有關問題

(八)將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至指定集中收置點;

(九)將分類后的生活垃圾交由有相應資質單位收集、運輸。

(十)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責任制和日常管理臺賬制度;建立面向公眾的監督舉報平臺,接受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發現投放不符合分類要求的,可以要求投放人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分揀后再行投放;投放人不按照規定要求分揀的,責任人可以拒絕其投放,并報告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產生的枝條、樹葉、枯樹等垃圾,應當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投放。醫療垃圾、建筑垃圾等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第四章 分類收運處置

第二十四條從事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經營性收集、運輸的單位和濕垃圾、干垃圾經營性處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取得生活垃圾經營服務許可證。從事有害垃圾處置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各級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及鄉鎮應當與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確定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單位簽訂收集、運輸、處置服務協議。

第二十五條分類收集的生活垃圾應當分類運輸,禁止將已分類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運輸。確因缺乏處置設施或者處置能力不足,暫時需要混合收集、運輸的,應當明確期限并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六條各級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結合人口規模、垃圾產生量及不同小區、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習慣,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單位協商確定收集的頻率、地點、路線、時間,并向公眾同步公示。收運時間應當避免交通高峰期。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的頻率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實行定期或者預約收集、運輸;

(二)對干垃圾、濕垃圾實行每日定時定點收集、運輸。

第二十七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單位應當遵守以下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

(一)根據生活垃圾類別、運輸量、作業時間等,配備相應的運輸設備和作業人員;

(二)不得混裝混運,沿途丟棄、拋灑垃圾,滴漏垃圾污水;

(三)需經過轉運站轉運的生活垃圾應當及時轉運、密閉存放,存放時間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小時;

(四)應當保持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和周邊環境清潔;

(五)對分類運輸車輛和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設備實行日常養護并規范作業,對轉運進場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六)建立管理臺賬,記錄生活垃圾來源、種類、數量、去向等,并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構報送臺帳

(七)建立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和措施,按照工程技術規范、操作規程處理廢水、廢氣、廢渣、噪聲等,保持收集、運輸設施和周邊環境整潔;

(八)制定生活垃圾分類運輸應急預案,報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備案。

第二十八條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根據源頭分類要求,車輛應當具備分類收運生活垃圾的功能;

(二)車輛應當標示明顯的分類收集、運輸標志,并保持功能完好、外觀整潔;

(三)車輛應當實現低噪聲、密閉化、無異味、無視覺污染,推廣使用新能源、低噪音、低排放的環保節能車輛;

(四)按照要求設置車載在線監測系統,并將信息傳輸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信息系統。

第二十九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單位發現收集責任區域交付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類要求的,應當及時告知該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要求其改正達到分類投放要求;管理責任人不重新分揀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應當報告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協調處理。管理責任人發現收集、運輸單位違反分類收集、運輸要求的,也可以向所在地的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處理舉報。

第三十條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處置單位(以下簡稱處置單位)應當按照分類標準接收生活垃圾,發現所交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類要求的,應當要求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拒絕接收,同時應當報告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協調處理。

第三十一條分類收集和運輸的生活垃圾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分類處置,提高再利用率和資源化水平,促進循環利用。各類別的生活垃圾按照下列規定分類處置:

(一)有害垃圾應當采用專用容器運輸至指定位置貯存,再集中轉運至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

(二)濕垃圾應當由具有專用收運設備的運輸單位,密閉直運至濕垃圾處置設施,通過生化厭氧產沼、高溫堆肥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置;

(三)可回收物應當由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再生資源回收單位等運輸單位,將有色金屬、破舊玻璃、廢舊紙張、塑料制品等可回收物運輸至資源化回收中心利用處置;無法回收、利用的,可以采用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四)干垃圾應當采取分揀、拆卸等方式進行綜合利用;不能綜合利用的,由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運輸單位運輸至焚燒或者衛生填埋等場所采取焚燒或填埋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第三十二條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配置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應當與源頭分類要求相配套;

(二)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農貿市場和蔬菜果品批發市場應當配置生化處理設備及其附屬設施;

(三)填埋場、焚燒廠及危廢處理廠等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應當符合國家、行業和本省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

(四)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配置應當按區域統籌規劃建設,鼓勵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共建共享,提高設施利用效率,擴大服務覆蓋面;

(五)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前應當做好項目環評工作,防范處置設施的鄰避效應;

(六)有條件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應當配套相應的參觀、宣傳區域,在規定的公眾開放日接待社會公眾參觀、訪問。

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性質、混雜率等的常規性調查,定期對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評估,按照規定要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和評估報告。

生活垃圾處置單位應當發揮主體責任,開展污染物排放情況的定期監測,并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

第三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關閉、改建、遷移、拆除、破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設施。確有必要關閉、改建、遷移、拆除的,必須經轄區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按照規定先行重建、補建或者提供替代設施,同時采取措施防止環境污染。

第五章 資源化利用

第三十四條各級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循環經濟發展扶持政策,對符合城鎮功能需要、符合相關產業發展導向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項目予以支持,并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第三十五條可回收物的回收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要求,將可回收物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

商務、工業信息化、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活動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

第三十六條對列入國家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回收和處理。鼓勵生產者、銷售者通過自主回收、聯合回收或者委托回收等模式,提高廢棄產品和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率。

第三十七條農業農村、環境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場監管行政主管部門研究制定濕垃圾資源化利用標準,鼓勵和支持開展濕垃圾資源化利用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和推廣實施工作。

各級政府部門應當支持在公共綠地、公益林的土壤改良中優先使用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支持符合標準的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推廣應用。

農村地區應當就地就近對濕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住宅小區將濕垃圾處理后用于單位綠化、居住區綠化、家庭園藝。

第三十八條干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應當通過發電、供熱等方式進行利用。在符合環保要求的情況下,鼓勵對爐渣、飛灰等進行綜合利用,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協同處置干垃圾。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各級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本區域(含屬地農林場)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作業全流程監管信息系統,并與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第四十條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履行以下具體職責:

(一)負責本區域內(含屬地農林場)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二)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單位的作業水平、服務質量等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公布檢查結果;

(三)編制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置系統;

(四)受理、處理社會公眾對生活垃圾分類活動的投訴;

(五)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一條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可以招募督導員、志愿者或者委托社區工作者、物業服務人員承擔下列職責:

(一)生活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指導

(二)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情況進行檢查

(三)對違反分類規定投放和收集生活垃圾的行為進行勸阻或報告。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部門有權將單位和個人違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的信息歸集到當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依法對失信主體采取懲戒措施:

(一)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且拒不改正,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二)阻礙執法部門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違法行為人可以申請通過參加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提前將相關信息移出當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具體辦法由各級人民政府制定。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將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和處置單位的評議結果,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提交的物業服務企業履行分類投放管理責任情況,納入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管理體系。

第四十三條單位和個人發現違反生活垃圾分類規定的行為,有權向轄區執法部門投訴舉報。有關部門應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的方式、處理流程和時限,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舉報人。對經查證屬實的投訴舉報,具體處理辦法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考核制度,并按照規定將本級行政管理部門、下一級人民政府履行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管理職責的情況納入管理績效考評指標,定期公布考評結果。具體考核工作由市、縣、自治縣的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鄉村、文明街道、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及衛生單位、衛生社區(村)等衛生創建活動中,應當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的情況納入評選標準。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應當建立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各級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其它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培訓;

(二)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造成重大社會影響;

(三)接到相關投訴、舉報,未依法調查處理,造成嚴重后果;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單位或者個人擅自關閉、改建、遷移、拆除、破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設施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處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保持容器完好、整潔;

(二)未公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時間和地點;

(三)未計量管理分類垃圾;

(四)未按主管部門要求提供臺帳及相關資料;

(五)未將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至指定集中收置點;

(六)將生活垃圾交由無相應資質單位或者個人收集、運輸。

第四十八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一)將已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二)未按規定實施分類收集作業,作業過程中未保持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設施和周邊環境干凈整潔;

(三)未建立分類收集管理臺帳或者未按時報送所在行政區域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第四十九條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處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一)將已分類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運輸的;

(二)未建立分類運輸管理臺帳或者未按時報送所在行政區域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三)未按要求配備相應的運輸設備和作業人員,混裝混運,沿途丟棄、拋灑垃圾,滴漏垃圾污水,未密閉存放需經過轉運站轉運的垃圾;

第五十條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設備未正常運行,采用的技術、工藝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未制定應急方案;

(二)未進行處置生活垃圾的稱重計量工作;

(三)未建立污染物排放實時監測制度;

(四)未建立分類處置管理臺帳或者未按時報送所在行政區域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第五十一條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縣、自治縣城市管理執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規定的時間、地點等要求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二)隨意傾倒、拋灑、堆放生活垃圾;

(三)濕垃圾未瀝干水分后投至濕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四)將有害垃圾交由無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處理;

(五)私自焚燒生活垃圾;

(六)將裝飾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產生的枝條、樹葉、枯樹等園林垃圾和廢棄農藥包裝物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第五十二條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拒不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對生活垃圾分類后續環節或者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除應當承擔罰款處罰外,還應當承擔因其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作業單位代履行的實際費用,同時將行政處罰信息作為不良信息,記入有關個人、單位的信用檔案。

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妨礙、阻撓生活垃圾管理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圍堵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和運輸車輛,或者阻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正常運行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

第五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由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或者其依法委托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相關執法人員有權要求行為人提供姓名、住址、所在單位、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行為人拒不配合的,現場執法人員可以依照有關規定通知公安機關進行現場查驗。

第五十四條根據本條例規定對個人處以五十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罰款的,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并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五條本條例具體應用問題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解釋。

第五十六條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

產品展示

最新資訊

?

徐經理18936085105

手機:徐經理18936085105/王經理18013113750/顧經理18112779166
電話:徐經理18936085105
傳真:0512-66583571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許家港路298號

韓博科技專業生產廚余垃圾處理器,餐廚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處理器,歡迎來廠參觀!同時提供有機垃圾處理設備新聞,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成功案例及技術!

站長QQ:1294562135網站地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襄城县| 高碑店市| 永吉县| 沾化县| 东安县| 南丹县| 安乡县| 东丰县| 许昌市| 湾仔区| 瑞金市| 通道| 炎陵县| 迭部县| 苍山县| 延长县| 满洲里市| 合川市| 乌苏市| 盘山县| 隆回县| 昭平县| 丰都县| 礼泉县| 滦南县| 沭阳县| 临夏县| 扶风县| 巴塘县| 潜江市| 会理县| 增城市| 商水县| 全南县| 焉耆| 丰宁| 保靖县| 迁安市| 内乡县| 尖扎县|